既要“下得去”,還要“留得住”“教得好”“長得高”
“我們國家現在有300萬名鄉村教師,他們是我國基礎教育的脊梁,是農村孩子成長的園丁。”陳寶生說,由于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等原因,鄉村教師短缺,集中表現為“下不去”“留不住”“教不好”“長不高”等問題。

他介紹,針對年輕教師不愿到鄉村教書的“下不去”問題,2015年我國頒布實施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推進“特崗計劃”,在全國范圍內招收畢業生到鄉村工作。而為了讓鄉村教師“留得住”,中央財政投入52.53億元,提高鄉村教師補助,讓8.1萬所學校的近130萬名鄉村教師受益。為解決“教不好”的問題,教育部門采取措施鼓勵水平比較高的校長教師向鄉村流動,并培訓鄉村校長380萬人次。而要讓鄉村教師告別“長不高”,要解決評職稱等職業發展問題,做好制度安排。
要培養愛因斯坦,也要培養愛迪生、魯班
陳寶生說,“大國工匠”和“工匠精神”,與職業教育關系非常密切。

“我們既需要培養愛因斯坦,也需要培養愛迪生,還需要培養魯班。”他認為,目前職業教育在社會理念上面臨重普通教育、輕職業教育的問題,自身教學面臨重課堂教學、輕實踐能力培養的問題。
他說,要根據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和教育脫貧攻堅“十三五”規劃,加快人才培養,要促進產校融合、校企合作辦學,加強師資隊伍建設,要通過修訂職業教育法,引導整個社會轉變觀念,建立起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“立交橋”,改變目前兩者相分離的狀況;要改變普通高校先錄取、職業學校再錄取的制度,讓職業教育不再“低人一等”。
“雙一流”不是“985”“211”的翻版
“雙一流”建設與過去的“985”“211”區別何在?

“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、一流學科,這是一個全新的計劃,在‘985’‘211’基礎上,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在新歷史潮流下推向前進。”陳寶生說,“雙一流”的標準是中國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機融合,不是“985”“211”的翻版、升級版,更不是山寨版。
陳寶生說,為了避免成為“211”和“985”建設的翻版,“雙一流”建設明確了遴選范圍,并確定了公平競爭的原則。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將被平等對待,通過競爭優選、專家評選、政府比選、動態篩選等進行遴選。
2020年建4萬所足球特色學校
“給中國足球提高競技水平,開了一條人才成長的新通道。”——陳寶生這樣描述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的意義。

據他介紹,目前,我國已確認了1.3萬所足球特色學校,今年要達到2萬所,到2020年達到4萬所。“做大分母抓普及,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。我們要建4萬所足球特色學校,參加的人越多,我們從中選擇的余地更大。”職業教育更是如此,學歷與技能相結合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新時代接班人。
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【在線咨詢】